再生塑料好與壞
一、看顏色:
色澤越淺(甚至無色透明),利用范圍就越廣,等級就越高。例如白色,既可以調成其他許多顏色,也可以做成白色的產品,價格也一樣高。然后由于產品需要,在原料中加入各種成分。觀察CaC03(石粉)的含量。
含量越高,等級越低,價格也就越低。就肉眼而言,該產品并不鮮艷,無光澤(亞光除外)則CaC03含量便多,從手感上也會感到重,用火燒,則燒出的部分會發紅熄掉后變成灰。此外還需注意增強制品(指玻纖),可利用的增強制品只有PA,PBT,PP等幾種,價格不高。也有一些合金材料,目前國內只有ABS+PC有市場銷售,其他的都沒有銷售。又根據原料的比重(密度)來判斷該混料是否可以回用,目前問題最多的是ABS與PS、PC與PMMA、PVC片料(瓶料)與PEl、片料互混,PE與PP兩種料互混后,由于密度差不多,很難使用。
三、考察再生塑料原料的純度問題。
材料的純度越高,等級越高;材料的不純度越低,等級越低,有的混料甚至沒有人要。
四、廢舊塑料的區別。
廢棄再生塑料被直接碾碎成粉末或顆粒狀,仍能分辨出是哪一種材料,如注塑、拉伸、薄膜等。而且再生料的回收又不知道多少次才能精確地辨別出什么東西,只能根據循環次數的多少來劃分級別,最少的一次開始,這樣分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。